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 > 荔枝这么甜,为啥吃多了容易低血糖? 正文
时间:2025-10-11 12:42:23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热点
荔枝这么甜,为啥吃多了容易低血糖?2025-06-27 07:31:59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:刘湃
荔枝这么甜,啥吃为啥吃多了容易低血糖?(医点就通)
问:最近,多容张掖市某某仪器仪表维修站荔枝大量上市,易低很多人都很爱吃。血糖但近期已有人过量食用荔枝导致身体不适,荔枝甚至出现“荔枝病”。啥吃什么是多容“荔枝病”?吃荔枝有哪些注意事项?
刘冰:荔枝病,通常与短时间或一次性大量食用荔枝(特别是易低未成熟的荔枝)有关,尤其是血糖张掖市某某仪器仪表维修站在空腹情况下,出现头晕、荔枝乏力、啥吃心慌、多容出汗、易低恶心、血糖面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有人把“荔枝病”称为“低血糖脑病”或“低血糖急性脑病综合征”,在儿童中更为常见。
荔枝这么甜,为什么会导致低血糖?
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(又称降血糖素A)和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(MCPG),这些物质通过抑制糖异生和脂肪酸代谢,干扰葡萄糖生成,容易导致低血糖。同时,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荔枝,会迅速刺激胰岛素分泌,从而使血糖快速下降,如果进食大量荔枝的同时没有补充其他食物,很容易发生低血糖。儿童的血糖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发育完全,更容易发生低血糖。
如果发生了荔枝病,症状较轻时,应立即摄入葡萄糖水、白糖水或蜂蜜,不建议用牛奶、巧克力或饼干等食物用于急救;如果出现四肢厥冷、血压下降、呼吸困难、意识模糊等重症迹象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到医院救治。
当然,不必“谈荔枝色变”,只有同时满足“空腹+短时间内大量+未成熟荔枝”3个条件,且出现严重低血糖时才可能发生后果严重的事件。科学食用荔枝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避免空腹食用,尤其是未成熟的荔枝。
适量食用,成人每日摄入不超过300克,大约10—15颗普通大小的荔枝,儿童减半,幼儿慎食。
特殊人群:营养不良、肝病或血糖调节异常的人群慎食,比如糖尿病患者,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。
问:用水果代替正餐能减肥吗?
刘冰:不能,这样做暗藏许多健康隐患。水果可以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,但绝不能完全替代正餐。
很多人误以为水果热量低就可以放开吃,常常抱着一大盆水果当晚餐,往往不自觉地摄入过量水果。殊不知,过量食用水果可能导致人体代谢不了的果糖转化为脂肪堆积,影响尿酸代谢,甚至诱发痛风。这种减肥方式不仅效果有限,还可能导致越减越胖的尴尬局面——体内肌肉流失导致基础代谢下降,而内脏脂肪却悄悄堆积,甚至诱发脂肪肝等代谢问题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长期单一的水果饮食会打乱身体正常的代谢机制。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营养素会导致肌肉流失,而果糖摄入过量又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,为糖尿病埋下隐患。一些看起来瘦弱却患有脂肪肝的年轻女性,很多都是这种不当减肥方式的受害者。
身体代谢健康才是美丽的基础,任何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减肥方式都得不偿失。真正有效的减肥是减脂而非减肌肉:既要保证均衡的饮食,又要通过适度运动来维持肌肉量,维持合理的体脂率。同时,保持规律的作息,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(2025年06月27日 第 09 版)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盛世同歌 风华正茂2025-10-11 12:42
中新真探:女性健身不用做太多力量训练?2025-10-11 11:50
瑞典名帅埃里克森去世,享年76岁2025-10-11 11:45
(身边的变化)健康数据实时看 侨乡青田科技赋能托起幸福“夕阳红”2025-10-11 11:43
初中月考后的总结:学渣常常想得太多,学霸总是先做再说2025-10-11 11:28
温州日报作文版作文选登:李依燔《外婆的灶台》2025-10-11 11:12
巴基斯坦两起交通事故至少34人死亡 皆因刹车失灵2025-10-11 10:47
要面子还是要利润?波音新CEO会不会放弃星际客机2025-10-11 10:27
麦德姆登陆广东 登陆风力14级2025-10-11 10:21
乌克兰全境实施紧急停电 基辅多地水电供应中断2025-10-11 10:14
湖南邵阳市邵东市发生3.7级地震(塌陷)2025-10-11 12:32
东津黄河大桥顺利合龙2025-10-11 12:18
ARJ21飞抵世界海拔最高民用机场2025-10-11 12:14
温州日报作文版作文选登:张欣彤《鉴古成今 砥砺前行》2025-10-11 12:05
凌晨,OpenAI甩出4大王炸,AI智能体时代的App Store来了2025-10-11 11:21
新一轮黎以冲突意味着什么?2025-10-11 11:09
以色列称袭击黎巴嫩南部真主党目标2025-10-11 10:37
成都大邑一废品收购站起火 无人员伤亡报告2025-10-11 10:32
阿维塔9月销量11028辆 多方协同驱动持续增长2025-10-11 10:23
“把戒尺还给老师”,新学期新变化,教师管教学生得到官方支持2025-10-11 10:06